<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安庆教育网
        部编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四单元教学计划反思详细信息
        宜城教育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网www.bjtlcd.com

        1.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 (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   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11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11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了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设计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

        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言,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3、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2.落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8个字,会写播种、浇水6个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3.理解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字词的理解,了解花生的特点和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弄清课文的主次。

        2.难点是想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及其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常识的资料。

        2.教师准备落花生和其他果实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和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板书课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花生的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

        2.导入新课。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本文的作者有一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疏通字词。

        1)要特别注意

        正音:是翘舌音,zhà,不读空地读第四声;吩咐便宜在文中读轻声。

        写字:“的中部是不要多写一横,不要写成,下部不要少写一点,不要写成下面是,注意不要写成吩咐都是字旁;都有一个字。

        排火车读生字:亩()播()浇(jiāo)吩咐(fēn fu)亭(tíng)榨(zhà)慕()矮(ǎi

        2)新词理解。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2.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内容?(课文以落花生为题,写了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的事。)

        1)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写种花生、收花生。)

        2)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并做了准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事情发展顺序):

        a.课文先写(种花生、收花生),再写(吃花生),最后写(议花生)。

        b.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并做了准备。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复习旧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3.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花生的特别。这一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感受花生的特点及爸爸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哪一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议花生是详写。)

        思考:收获花生后,全家人的心情怎样?(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讨论:花生的特点是什么?wwwpuXuewan.com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答:花生味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位置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矮矮的     鲜红嫩绿

        有无果实挖起来才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出示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子、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1)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两句话意思不一样,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2)出示父亲的话,启发思考:父亲借落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个什么样的人?引导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齐读父亲的话,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回顾课文,开展活动

        1.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小练笔: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

         

         

         

        教学反思: 

        1.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有关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常识的资料,了解花生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唤起学生的情感投入,以激发兴趣,让学生保持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感悟道理的目的。

         

         

         

         

         

        3.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本内容,说说桂花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4.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桂花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 (师板书:桂花)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 (师板书:雨 齐读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二、自由读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着重强调要读准前后鼻音:为前鼻韵母,而是后鼻韵母。

        3.指名逐段读课文。

        4.疏通课文脉络。

        三、初读课文,初闻花香。

        1.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桂花的喜爱,是因为桂花很美吗?请大家找出课文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爱桂花的原因。(课件出示描写桂花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5)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这些句子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桂花的香气呢?(

        3.“本是指泡在液体里,在课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

        点拨:理解词、句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4.是什么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浸泡时间有多长呢?

        邻居”“整个村子”“全年

        5.从这几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

        联系上下文理解: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理解:桂花盛开时,花香弥漫四方。不开花时,人们可以把以前晒干的桂花拿出来,做各式食品,如文中所说的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之外,还有桂花酒、桂花元宵,等等。因为有了桂花食品,人们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桂花香甜的气息。也就是说,村里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四、品读文段,再闻花香。

        1.对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1)结合课文内容,我们来看看。<>ngcom

        (摇桂花、品花茶、吃糕饼、送桂花。)

        2)再看看插图,结合我们童年的生活经历来想象一下,作者可能还会在桂花树下做些什么?

        (在桂花树下读书、玩游戏、喂小鸡,清晨迎着花香去上学,晚上坐在门前数星星、听长辈讲故事……

        2.小结

        由此可见,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人的一生中,童年快乐的时光是最难忘的,难怪每见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对桂花的记忆,这份记忆是香香的、甜甜的。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温故知新。

        二、创设情境,感受摇花乐。

        体验摇花乐

        1)师: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闻着迷人的花香,她是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默读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那些句子,从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的迫不及待。

          (2)课件出示: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情境对话,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想想我会在什么时候缠着母亲问呢?(早晨睁开眼睛,吃饭的时候,睡觉前,放学一回家)体会迫不及待的心情

          (4)带着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齐读这段话

          出示课件: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纷纷扬扬的桂花轻轻地落在了你的头发上,落在了你的脸颊上,落在你的眼睛上,你的脖子里,你的手心里,你的全身都是金黄的、散发着迷人的清香的桂花,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多快乐啊!)

          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课件出示:我()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快乐、激动,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陶醉)

          3.快乐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多么美丽、温馨的画面,难怪多年以后作者还总是想起这阵阵桂花雨,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板书:摇花乐)

        三、品读句子,感悟思乡情。

        1.师: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忆之雨,更是思乡之雨!难怪母亲会说——(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师:同学们,请想一想,母亲会怎样说这句话?(压低声音,放慢速度来说。)

        3.师:试着轻轻地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离开家乡二十几年的母亲,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除了桂花,母亲还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呢?(板书:思桂花)

        预设:生:想起家乡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生:想起家乡的田野。

        生:想起家乡的老宅子。

        生:想起家乡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生: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生:想起家乡的桂花茶。

        生:想起家乡的桂花糕。

        4.出示这里的环境再好,也比不上(                  )。

        这里的邻居再热情,也比不上(家乡的左邻右舍好呀!

        5.师:同学们,能自己模仿这个句式说几句话吗?

        生交流。

        6.师:同学们,虽然母亲嘴上说的是桂花,其实心里想的是家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怎样的情感呀?(板书:思乡情)

        7.总结:

        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千般情,万般情,化成了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永远地萦绕在作者的心中,也飘落在我们的心间。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板书:片片桂花雨,浓浓故乡情)

        四、拓展阅读,加深感悟(课件出示琦君背景资料)

        1.师:琦君为什么对故乡有这么深的感情呢?听了老师介绍她的生平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2.师:琦君: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11岁来到杭州,32岁移居台湾,60岁移居美国,84岁回故乡探亲,86岁定居台湾。

        3.师:就是这样一位背井离乡的老人,一生都在用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乡。咱们来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

        1)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选自琦君的《<烟愁>后记》

        2)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选自琦君的《家乡味》

        五、拓展延伸,抒写童年。

        1.学习本文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童年。(你的童年又是什么味道的呢?请以儿时的味道为主题,写写你的童年记忆吧。)

        2.荐读琦君的作品:《一对金手镯》和《下雨天真好》,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教学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上课时,我们要把教学重点放在:

          1.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在具体教学中,抓住一个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2.享受摇花乐,体悟母亲的思乡情怀。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之雨。这样的处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出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有留恋,让作者魂牵梦萦。

         

         

        4*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4.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在认识珍珠鸟在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

        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领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准备

        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养过什么小动物呢?一开始,大家是如何与它成为朋友的?与小动物交朋友的感觉怎么样?

        2.探求新知:(课件出示珍珠鸟的相关图片)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板书课题:4.珍珠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与这可爱的小家伙成为朋友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朗读完毕,师正音)

        2.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说说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珍珠鸟长什么样子?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珍珠鸟的习性: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白天活动,夜晚休息)

        三、再读课文,全面理解

        1.找出文中写珍珠鸟活动的语句,与同桌一起读一读并交流,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全班讨论交流,指名几位学生作讨论总结)(珍珠鸟活动的语句: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板书)(怕人——亲近)pXeAgcom』

        2.文中的珍珠鸟是一只怎样的鸟?作者是如何写出它的可爱的?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学生自由回答。

        (相关语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可爱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活泼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淘气

        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亲近人)

        3.思考: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关爱、宽容、尊重动物等)

        四、深入探究,延伸拓展

        1.是啊,正因为作者是一位懂得关爱、宽容、尊重小动物的人,所以作者与小珍珠鸟的距离才能慢慢(缩小),最后,小珍珠鸟不仅不怕接近作者,甚至还在作者的肩头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到这里,作者感慨无限,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探究:作者说的仅仅是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

        (不仅是人与鸟,还有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

        3.拓展:原来信赖有如此美好的内涵,那么,就让我们来学习作者,写一写对信赖一词的赞美与认识。 

        (出示例句:信赖是一座桥梁,让人与动物心灵相通,真情相融。)

            4.最后,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与小珍珠鸟之间的真挚感情。

        五、小结

        课文通过作者记录的与小珍珠鸟之间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正因有了信赖,才会创造出如此美好的境界。同样,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也因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美好与和谐。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亲身经历,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写一篇关于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彼此信赖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

        1.通过查找课文相关语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解、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及作者的情感;

        2.通过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和宽容,进一步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内涵,使学生懂得不论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信赖、理解、宽容,才能和睦相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活动目的:

        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游戏和故事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了解在学习上、生活中应该遵守哪些方面的纪律;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  

        2、善于发现一日活动中不守规则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积极参与制定班级公约。

        4、通过活动,拓宽学生对守纪的认识,并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活动准备:

        1、选好一名主持人

        2、小组排练小品、哑剧,准备故事

        3、集体学唱歌曲:《真心英雄》  

        4、黑板布置,书写纪律伴我成长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真快乐,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我们共同来完成,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大家来维护。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

         二、审题

         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三、组织活动,讨论发言

        1、全班齐唱歌曲:《真心英雄》。

        2、学生演小品《早读课风波》。

        语文早读课老师没来之前,学生有讨论昨晚电视剧的、有睡觉的、有抄作业的,教室内一片喧哗声,课代表在不停地喊安静、安静;有人在班门口望风,一声声,大家迅速各回各位、拿起课本装模作样。 

         3、学生自由发言:自己在早读课方面做得如何?

         4、生演哑剧:《课堂内外》

        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可还有三人不在,一会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编造迟到理由;下课后老师进行批评教育、不停点头;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在校门口买零食、玩耍。

        5、小组讨论:找找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共同遵守哪些规则?

        6、教师相机点拨,讲邱少云烈火烧身的故事、大雁严守纪律的故事,增强学生守纪律的自觉性。

        四、制定班级公约

        1、针对班级建设的目标,每位同学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再分别讨论,去除不合理的、重复的部分,形成小组意见。公约内容要具体,便于落实。『puxuewang.com

        2.要求各小组形成共识,最后各自总结成公约内容,汇报讨论结果,全班表决。

        五、齐读班级公约

        1、准时到校,佩带红领巾,衣着整洁,整理好课桌,主动与同学老师问好。

        2、学好各门功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学会管好自己 。

        3、铃声一响即安静,专心听讲勤思考;课间午休不追逐、不打闹,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

        4、出操集队快静齐,动作规范做好操;每天眼操做两次,持之以恒视力保。

        5、学校是我家,公物爱护靠大家。勤俭节约爱公物,遵循公德要重要。

        6、爱惜粮食,节约水电,勤练体魄,积极劳动。

        7、同学之间勤勉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8、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学会自理。

        六、总结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体同学共同的努力。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自律自强,做最出色的自己,做自觉遵守班级公约的榜样。

        七、作业

        每人把班级公约写下来,可以用硬笔书写,也可以用毛笔书写,然后挑选书写优秀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督促同学共同遵守。

        教学反思:

        在班会课中,有一些同学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大部分同学能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养成尊重他人发言的好习惯,积极参与制定班级公约。但有一些同学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及促进学生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班级公约本身需要根据班级实际动态调整,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持续互动和努力。这对班主任的民主意识、沟通能力、需求识别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是一种挑战。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明确写作对象。

        2.掌握描述物品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3.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重点:

        学会审题,掌握通过外形、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物品的方法,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把它呈现给大家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要想把自己的心爱之物介绍给大家,就得掌握一些描述的方法。现在,老师先给大家做一些提示:

        1.它的样子:形状、颜色、数量、光泽、质地

        如玩具熊:它是棕色的,胖胖的,两只眼睛圆圆的,好像会说话的样子。它坐在沙发的角落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那样子可爱极了。

        2.它的特点:

        特点就是这件事物不同于其他的地方,每种物品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比如外形、用途等,所以,如果要想让自己的物品与众不同,就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

        3.你和它之间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

        你和心爱之物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比如,你的小闹钟,有一次,你赖床的时候,它硬是把你叫起来,所以,你上课就没有迟到。从此以后,你就再也不赖床了。

        4.你对它的感情:

        选择这件物品,一定是你心爱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感情写进去。

         

        三、小游戏

        一个人说一件物品,另外一个人猜。

         

        四、写作提纲:

        第一步:起一个好听的题目。

        第二步:点出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

        第三步:描写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等。

        第四步:写出你和它之间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

        第五步:结尾,点题。

         

        五、范文

        我的心爱之物——字典

        我有一个心爱之物,那就是字典!这本字典是我姐姐送给我的。它已经伴随我4年了,我一直把它保护得很好,每天都会去关照它一下!

        我的字典外观可漂亮了!字典的封面大部分是红色;左右两侧有绿、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上面还印着四个白色的大字:新华字典。这本字典长13厘米;宽约9厘米;厚3厘米。字典的价钱约12元,可它的价值远远高于它的价钱。

        这本字典虽然这么小,可是它的作用可大了!

        有的时候,我遇到的字只知道拼音,可不知道它的写法,我就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里寻出它的芳踪;有时候看到不会读的字,我就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到它的倩影。不仅如此,我还能在字典里查出数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啊,别看字典这么小,它的肚子里藏了这么多东西,真是让人既惊讶,又佩服!

        字典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我的老师不就像它一样吗?看,老师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让我们随意获取;老师就像甘甜的清泉,滋润着我们。我喜爱字典,更喜爱我的老师。

        这就是我的好伙伴——字典,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希望这本字典能永远陪伴我!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通过句子的对比,找出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何相似之处,掌握对比的修辞手法;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把握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了解诗人李白;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

        3.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一词多义的词语;

        2.学生查找相关诗人李白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

        2.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是在写什么的?(写事物)仅仅是写事物吗?是有没有其他内涵?(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

        二、交流平台

        1. 既然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我们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并且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交流平台】中第2.3位同学说的话,并回顾《白鹭》和《珍珠鸟》两篇课文,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把你的发现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3.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白鹭》一课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平凡之美的赞美和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珍珠鸟》通过描写珍珠鸟由怕人到亲人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及抒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

        三、深入探究

        1.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总会用到类似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手法,比如:妈妈包的饺子,饺子里蕴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还有没有同学能够举出其他的例子呢?(梅花——不畏寒冷,喜欢在冬天开放,常比喻那些品格高尚的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学习完【交流平台】这一板块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修辞手法。请同学们看【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齐读句子并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

        句子有什么相似之处?(用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作比较)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这种通过比较来描写事物的方法,在修辞手法中叫做什么?(板书:对比)

        请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还掌握了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大胆运用这些方法技巧,来给我们的文章增加亮点。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妈妈包的饺子、梅花、蜡烛等)

        修辞手法  对比(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和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新的知识点。请同学们到课文p14【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

        1. 比较例题中的加点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意思是不同的。)

        2. ①读第12句,说说这两个开辟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个开辟是开创的意思,第二个开辟是开发的意思)

          ②读第34句,说说这两个姿态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个姿态是指物体呈现的样子,第二个姿态是风格、气度的意思)

        3. 像这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的词,我们叫做一词多义(板书:一词多义)

        二、结合理解,深入运用

        1. 下面我们用课文中的温和来造两个句子,注意结合不同的词义。学生完成练习,自由发言分享。

        2. 那么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一词多义的词语呢?思考一下,请同学们回答交流。

        (眉目:这个女孩眉目清秀。  这件事情总算有了眉目。)

        (意识:我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晕了过去。)

        (算账、舒展、究竟等)

        三、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1.通过上节课和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语言中蕴含的内涵真是博大精深,而在文学中,有一种文学体裁,正是语言高度凝练的体现,这种文学体裁,就叫做——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积月累的这首古诗吧。(板书诗题)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这首古诗。

        2.(板书作者)请同学们分享所搜集的关于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

        3.初步了解什么是七言绝句,一般情况下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4.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题:

        通过诗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因此,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理解诗题。黄鹤楼是地点,送是送别,孟浩然是李白的好友,之是动词,意思是去、到,广陵即扬州。诗题仅有10个字,就把地点、人物、事件全部表达出来,可见古诗语言的高度精炼。(再次齐读诗题)

        5.读中有感,从读中悟:puXuewaNGcom』

        齐读一、二句,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作者和孟浩然是老朋友)从何得知?(故人)不错,还有呢?(孟浩然在三月要去扬州,所以在黄鹤楼与作者告别)

        讨论:三月前面的烟花一词,是什么意思?(引导理解:三月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的花有什么特点?)

        那么,这两句诗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意思是说?(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板书:送别时)的情景。

        齐读三、四句,这两句中写了哪些景物?(孤帆、远影、碧空、长江),从这些景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诗人看着朋友远去,心里空荡荡的)不错,还有没有同学有更深一层的发现?(朋友乘船离开后,诗人还在那里望着,直到朋友的船消失在天际,诗人还没有离开)

        思考:从这一细节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引导理解:诗人与老朋友的深情厚谊;诗人与老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诗人送别朋友后内心的孤独……

        结合我们的理解,这两句诗应该怎么解释?(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板书:送别后)的情景。

        再次齐读全诗。通过朗读和理解,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呢?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交流成果。(作者因老朋友孟浩然的离去而依依不舍,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及深深的眷恋,同时也体现出两人深厚的友情。)

        试着背诵全诗。

        四、小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言艺术更是博大精深,一个词就有多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体会和充分运用语言种不同的意义,短短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画面,所以,在以后学习语技巧。

        五、布置作业

        1. 自己搜集两个一词多义的词语,并根据不同的语境造句;

        2. 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背诵,体会作者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3. 你是否也有感情深厚的朋友呢?请写一段话,表达你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吧。

         

         

         

        教学反思

        1. 学生通过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掌握修辞手法:对比,更全面地理解本单元课文在表达方面的技巧,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够适当运用;

        2. 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进一步感悟友情、友爱的真挚温馨。

        5.搭石

        教学目标:

        1、认识汛、谴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汛、挽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4、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

        1、刘章爷爷是当代诗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刘章爷爷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1980年,他写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长留的那份景、那份情传达给我们。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面对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指导惰、衡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摆放搭石的画面、调整搭石的画面、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孩子们,如果你是刘章的乡亲,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体会人们精心选择搭石,细心摆放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日常生活会怎样?

        扣住脱鞋挽裤反复朗读去感受。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作业设计:

        练习有感情地读文。抄写生词3遍。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说搭石。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谁来为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二、细读文本,品搭石。

        (一)品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谁能找出来?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边想边画出相应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时写出来。

        2、学生读出找到的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pxuewangcOm

        1)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

        2)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3)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3、你还可以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1)绰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

        A.宽裕,缓   B.舒缓柔美  C.外号

        人影绰绰中,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又是什么意思?

        2)读一读这两个词,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

        (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我们可以由词联想到画面,同样也可以由画面联想到词:

        出示画面:杨柳(    )白雪(     )明月(      

        4、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想象:你还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人们的欢笑的声音,谈话的声音,孩子歌唱的声音……

        5、指导朗读,运用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随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统观全文,文中还怎样评价了搭石?

        1)学生读出这样的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你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样的情感吗?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呢?画一画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备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老人踏上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是怎样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总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招手示意、说家常话是一种习惯;乡亲们谦让的品格、和睦的情感。)

        3)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A、这里描写年轻人动作的的词。这个字的意思是:趴,脸向下,体前屈

        学生站起身做一下这个动作,师:你伏下身子准备做什么?你伏下身子时是什么心情?(尊敬老人)你为什么要背老人过搭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吗?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B、假如你是一位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你还愿意帮助谁,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尊老爱幼)

        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

        假如——

        三、关注写法,总结拓展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传递。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有一天下课时,老师又看到两个女同学弯着腰,睁大眼睛,仔细认真地帮一位小妹妹找她丢失的一个发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这也是一种美……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

        四、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身边令你感动的事。

         

         

         

         

        教学反思:

        本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采用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乡亲们搭石、搭石和搭石的一幅幅画面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初步了解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6.将相和

        教学目标:

        1、认识璧、臣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强、划,会写召、臣12个字,会写召集、大臣3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各自的美好品质。

        4、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2、了解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

        3、结合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预习检测

        1.讲述和氏璧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璞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鉴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专家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璞玉奉献给武王。武王也让鉴定专家来鉴别,结果也说是块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到楚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像你这样痛哭的,你怎么哭的这么悲伤呢?卞和回答: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于是,文王派人对这块玉进行加工,果然琢磨成一块宝玉,文王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和氏璧夜能发光,冬能取暖,价值连城。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由和氏璧引起的。(板书课题:将相和)齐读课题——。 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之后100多年,西汉司马迁在他的着作《史记》中记载了这个故事,(板书:《史记》)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根据它改编而来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解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分别指谁?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出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指导字音、字形。随机展示图片鼓瑟”“击缶。指导书写,注意左右结构,左边的部分写短一些,收一些,右边的可以向下伸展一些。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同学们都读过了课文,知道了课题中的是指——(廉颇),是指——(蔺相如),题目是将相和,那么之前两人之间因为什么原因不和呢?我们先来关注两个词语,这是战国时期两个官职的名称,谁来读一读:上大夫、上卿,(指名读,正音、齐读)你们读了课文,知道这两个官职谁更高吗?(上卿比上大夫级别更高,相当于宰相。) 

        2.课文围绕着将相和讲了三个小故事,下面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个小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试着找出关键词概括小标题。(学生交流)『puxuewang.com

        1)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用小标题概括——完璧归赵,看老师把这个词语写到黑板上,(板书:完璧归赵)其实就是一种玉器,所以是——玉字底。在这个故事里的这块璧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璧,它是无价之宝——和氏璧。

        2)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渑池是一个地名。在这段课文中还有这几个词语比较难读,谁来试试——鼓瑟  侮辱 拒绝 击缶;(指名读,正音、齐读)第二个故事用小标题概括——渑池之会(板书:渑池之会或渑池立功)

        3)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用小标题概括——负荆请罪。理解(背着)(板书:负荆请罪)

        4)这三个小故事合起来就是将相和。请大家把这3个小标题端端正正地写在相应的故事旁边,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照,写整齐,写美观。

        3.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交流,师小结。

        (起因——发展——结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的是谁?指的是谁?

        2、《将相和》一课由哪三个小故事构成?

        二、深入阅读,感知人物

        过渡:廉颇和蔺相如之间有和,那在这之前就有不和,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课文中直接描写两人不和的那段话。

        1、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他头上了,说说廉颇是什么样的人?蔺相如又是什么样的人?

        指导朗读,读出廉颇的不服气。

        那蔺相如是不是只靠一张嘴就会耍嘴皮子呢?我们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能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学?(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2、讨论、交流、整理:

        1)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2)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3)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人。

            4、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

        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6、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2)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3)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学生自主学习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1)学生按照以上学习方法,前后桌四人为小组进行学习。

        2)组织交流学习情况。

        3)小练习:

            师:廉将军为什么口口声声表示不服蔺相如,可最后为什么又负荆请罪了呢?

        结合插图想象,廉颇背着精挑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会说些什么?蔺相如又会怎么说?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言行写生动具体,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

        三、总结:

        最终,蔺相如完璧归赵,是完好无损,那完好无损的只有和氏璧吗?

        (引导学生回答)

        除了和氏璧,还有蔺相如自己,更为重要的还有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凭借自己的勇敢机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封为上大夫。经过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最终促成了将相和这一家喻户晓的大故事。本篇课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阅读,去体会其中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四、作业设计

        1.小练笔:请用上无价之宝,为难,理屈,完璧归赵等词语,把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件事简写成100字左右的小故事。                   

        2.搜集历史故事进行阅读。

         

         

        教学反思:

            《将相和》是一篇叙事性课文。这篇课文的三个小故事中,表现蔺相如性格特点的词句是教学重点,教学中抓住这些词句,就能让学生体会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以国事为重的品质,同时感性认识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在教学时,我提出的问题是:蔺相如和廉颇为什么不和?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层层展开学习。他们从故事的发展中知道这两员大将之所以不和的最终原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那蔺相如又是怎么爬到廉颇的头上呢?学生通过阅读很快会找到结果:是因为蔺相如聪明机智,以国家利益为重,帮楚王解了围。 

            长文短教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摸索实践,最终用最短的时间上好较长的课文,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猎豹、冠军、俯冲、浩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3、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难点: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师出示奔跑中的猎豹的照片,先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它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生纷纷举手回答,师:猎豹奔跑的瞬时速度可达到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时,学生哗然。)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快多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puXuewangcm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指名生读。重点指导多音字:冠、喷;整体认读音节:赤、置;字右边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2、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3、生讨论交流,指导分段,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作者按运动速度从慢到快对比列举了人、鸵鸟、猎豹、游隼。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作者按运动速度从慢到快对比列举了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结尾指出宇宙中速度最快的东西是光。

        四、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题目。

        五、作业设计:

        练习有感情地读文。抄写生词3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文列举了哪些事物的运动速度?

        二、细读文本,研读速度

        1、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出猎豹和鸵鸟跑的速度比人快得多。重点读出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的语气。

        2.师出示问题:找出2—8自然段中所讲的事物,以及它们的速度,用横线在课本里划出来,并进行比较。

        3.四人一小组进行学习、讨论、交流,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4.汇报交流。

         A、师用课件分别出示人、鸵鸟、猎豹、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的图片,指名生答出速度:人:二十四千米每小时;鸵鸟:七十二千米每小时;猎豹: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时;游隼:三百二十千米每小时;声音:一千零五十千米每小时;喷气式飞机:声速的数倍;火箭:四万千米每小时;流星体:二十五万千米每小时;光:三十万千米每秒。

        (师指出:为了把各种事物的速度说具体,课文中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2—8每个自然段中是怎样讲出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快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错的及时纠正。 

        C、把以上几种事物按运动速度的快慢排序,标上数字。(1、光;2、流星体;3、火箭;4、喷气式飞机;5、声音;6、游隼;7、猎豹;8、鸵鸟;9、人)

        5.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师指出读时要把数字重读,读得流利,读得明白。

        6.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抓住难以置信轻易两个词进行理解,突出光的速度快。

        三、关注写法,总结拓展

        1、师:本文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作比较。使用列数字的好处是:准确具体,有说服力;使用作比较的好处是:鲜明、突出论点)

        2、这篇科普文章让我们懂得在宇宙中,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四、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写法的句子。

        2、课后找一找相关的科普书籍读一读。

         

        板书设计: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速度按从快到慢排列:

        流星体火箭喷气式飞机声音游隼猎豹鸵鸟

         

        教学反思:

        首先,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各种事物变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他们情感的参与,直观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体验也更深刻。

        其次,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

         

         

         

        习作二《漫画老师》

        教学目标

        1. 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位老师,了解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 挑选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

        3. 学会通过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挑选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

        2.学会通过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几张人物漫画;班上几位老师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人物漫画)同学们都看过人物漫画吧?(看过)

        里面的人物形象有趣吗?(有趣)

        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没错,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人觉得可爱又有趣。

        2.如果要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出示班上几位老师的图片)(学生自由发言)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把我们可爱的老师出来吧!(板书:漫画老师)

        二、启发思路

        1. 各位小画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位老师为他作画呢?(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引导学生先说出要描写哪一位老师;

        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特点,比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此处可作细节描写);

        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回忆,有没有什么典型事例可以体现该老师的这些特点,有的话,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写下来。(注意:事件必须要能够突出人物的特点)

        三、习作指导

        1. 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位老师,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板书:XX老师  突出特点:……)学生先把思路整理出来;

        2. 以语文老师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刻画形象:

        1)(学生归纳)特点:

        外貌:清秀的脸 大大的眼睛 戴着眼镜  高高的鼻子

        性格:很温柔,有时候也很严厉,但同学们都很听她的话

        喜好:爱说笑,上课很有趣  喜欢穿淡雅颜色的衣服

        2)(学生回忆)事例:

        表现性格的典型事例: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在别人的课本上乱涂乱画,导致那位同学的笔记都看不清了,老师十分生气并严厉批评了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帮别人补好了笔记,从此以后也学会了爱惜别人的东西。

        表现喜好的典型事例:老师上课很有趣,因为她很喜欢跟我们开玩笑,我们的课堂既精彩又活跃。比如有一次一位学生在上课时喷花露水,搞得整个教室都是奇怪的味道,老师说了一句歇后语:你这是在公共厕所里跳高——引起公愤(粪)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细节刻画:语言幽默)

        3. 结构安排:选出两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必须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两个事例刚好安排一个详写,一个略写。

        4. 学生自由习作,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找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重点在是否讲清楚所写的是哪位老师,事例是否能体现人物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恰当等。

        五、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熟悉的老师,运用典型的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和特点,掌握刻画人物的技巧。

        六、延伸

        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画出对方作文中所刻画的老师形象,看看你用文字出来的老师,能不能真的画出来。(看出是否刻画到位)

         

        教学反思

        1. 学生在写作文之前,必须对想写的老师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篇习作要求学生第一步必须先留心观察所选对象,找出最突出的特点;

        2. 学生在选择事例时,必须注意,事例要典型,要能凸显人物的形象特点,让人一眼便能看出所写的对象是谁。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懂得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2、能根据语句写出主要意思,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3、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实际阅读中运用。

        2、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情景表现出来。

        3、理解并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描写情景的成语;

        2.学生查找相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每篇课文题目下面都会有什么阅读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下所用的时间)

        二、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第二单元的课文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时间用得少、阅读速度快的同学。)

        2、老师表扬阅读速度快的同学,学生交流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

        3、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本里有四位同学也有自己的发现,请女生、男生分别读出相应的心得。

        4、小结:同学们在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一口气往下读,同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只要同学们持之以恒地用这种方法进行训练,大家的阅读速度一定能够提高。

        三、词句段运用 

        1、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课文中有很多句子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生齐读后思考:这个句子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2、课本【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同桌先读一读,再互相交流一下句子的主要意思。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1)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光的速度快到令人惊叹。)

        2)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弯曲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场面混乱,所有人都很恐慌。) 

        4、在我们这单元的课文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语句,请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细细品味,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

        5、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懂得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并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还学习如何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要注意运用这两种技巧,就能帮助我们读得快,读得好。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1、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2、遇到不懂的词 ,圈画出关键词句;

        3、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

        4、不断练习,熟能生巧。

        词句段的运用 :概括句子主要意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请同学们翻到课文p28【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板书: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二、词句段运用

        1、师出示左右为难、奋不顾身这两个成语,学生先说一说这两个的意思,再读一读文中相应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句子描写的情景都能够表现成语的意思,并且句子都是从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来的。)

        2、师出示成语:喋喋不休、悠然自得,请同学说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生举手发言。

        (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

        3、生齐读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然后在课本中找出能表现这两个成语意思的具体情景的句子,全班交流。

        (喋喋不休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悠然自得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感觉。)

        4、拓展练习:

        1)师出示成语:苦口婆心、不可思议,学生从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描写成语具体情景的句子。

        2)生说成语,其他同学说一说能描写成语具体情景的句子,互相交流,教师点拨。

        三、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第一个句子出自【晋】葛洪的《抱朴子》,意思是:不要整日就只是吃饱喝足(却不去多思考、多探索),不要因为懒惰少花一点时间,造成功亏一篑。pxuewangcOm

        第二个句子出自【晋】陶渊明《杂诗》,意思是:盛年就是生命力旺盛的人生时段,不会再有;一日之中难有第二个早晨;应当及时自勉自励生活和工作,因为时间和岁月是不随人而改变的。大体意思就是说时间很宝贵,人的一生中没有多少像早晨那样珍贵和旺盛的时间,时间不等人也不随人而改变,所以要自励自勉,珍惜时间。

        第三个句子出自【宋】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年轻人要珍惜生命和时间,要善于利用每一分钟时间不断完善自己,锻炼自己,取得成功,而不要等到年老体弱时,才懊悔自己年轻时的少不更事,虚度光阴,到那时再感到悲观失望已经是悔之晚矣。

          第四个句子出自毛泽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意思是:天下的事情,从来都是那样急切;日月轮回,光阴紧迫。要等一万年后才等来胜利,实在是太久,我们要抓紧时间,力求主动,只争朝夕。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对就好。教师相机简介四位名人。)

        3、你还积累了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如何珍惜时间。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用具体的情景描写来表现成语的意思,同时积累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同学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五、布置作业

          1、自选三个成语,并用具体情景的描写表现成语的意思。

          2、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左右为难  奋不顾身  喋喋不休  悠然自得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珍惜时间  好好学习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要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需要持之以恒地训练。

        2、以句子训练为中心,引导学生概括句子意思,反之将成语用具体的情景描写表现出来,强化学生的句子训练,并能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到珍惜时间。

         

        8.猎人海力布

        【教学目标】

        1.认识誓、谎4个生字,会写酬、珍11个字,会写猎物、尊敬29个词语。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懂得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5.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

        1)课件。

        2)学生阅读几篇民间故事,把最感兴趣的1—2个记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者每人1分种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说清楚。)

        (此过程看似无意,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尤其是简要地说更要求学生能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故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内容,此过程预计5—7分钟。)

        二、学一学

        学习本课11个生字和有关的新词。(着重学习酬、叮、嘱、塌、誓的音、形、义,着重强调字的笔顺和书写。)

        三、读一读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吧!(或朗读,或默读,或轻声读,课堂上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读。此时的读不是细读、精读。而是摸清脉络,弄清梗概的读,此过程约5—7分钟。)

        四、写一写

        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内容提要,约150字左右,要求故事完整清楚。(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比起更郑重一些,而且每个人都参与了,动手了,练习把全文缩写150字的内容提要,实际就是在抓主要内容,而且又和练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此过程约为10分钟左右。)

        五、议一议<>ngcom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颂。那么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提起笔,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在全文中,有多处令人感动的地方值得深入体会。

        1.第2自然段中他热心帮助别人……尊敬他。

        2.第3—6段中,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3.第7—9段中,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及他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

        以上这些是备课时预想的感动语句,尤其海力布三次劝大家搬家的话要重点通过读、说来体会。文中还有许多感人之处,学生提出,教师相机引导。师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感悟,为后面表演打基础,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师:同学们,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由结合成表演团,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情节演一演,好吗?

        (此过程重在情感的熏陶、感染。如救乡亲一部分,学生要想: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深,怎么演?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怎么演?鼓励学生能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表演,此过程约为10分钟。)

        二、理一理

        师:同学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那么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吸引读者呢?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板书图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此环节意在使学生知道,一篇文章,一个故事要想写得生动,吸引人,要有曲折的情节,合理的想象。)

        三、编一编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故事开头续写故事,或者自己设计开头编故事。要求发挥想象力,把故事编得曲折动人,争当编故事大王

        拟提供以下开头(3—5个)

        1一个穷苦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捡到一把金斧头……”

        2一个孩子,得到了一幅画。忽然有一天,画上的东西活了……”

        3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在一个寒冷的日子分头上街去找温暖……”

        ……

        (此处题目可教师拟几个,也可以让学生自拟,编写过程约15—20分钟。)

        四、评一评

        讲评过程要注重大胆合理的想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适当点拨,约10分钟左右。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写石头海力布的来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单元以民间文学为主题,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动人的蒙古族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他把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一块石头,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因此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通俗易懂,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重点围绕海力布舍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教育。

        2.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学习浏览课文的方法,练习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又因为课文的篇幅较长,情节曲折生动,情感丰富动人,所以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自读自悟、自由想象、倾吐真情的空间,因此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学法上,我们贯穿的主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9.牛郎织女(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4.观察夏夜的天空,找到天河、牛郎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相关的投影片,影音文件;

        2.生字词小黑板;

        3.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民间故事的资料;

        4.一张夏夜星空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着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着重强调的读音;的书写笔顺;知道是多音字并分别组词。

        四、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结束):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织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五、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下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六、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试着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说说牛郎是怎样与老牛相处的。

        2.说说牛郎跟织女是如何认识的。

        二、指导精读,复述故事。

        1.师:牛郎织女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谁愿意来做故事大王,还可以带上你的图片呢!

        2.指名上台讲故事。(puXeaNGcom

        3.补充提示:他讲出了这个民间故事的特点了吗?谁来给他补充。

        4.阅读相关小节,出示思考题:

        1)牛郎有什么特点?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勾画出来。

        3)该用什么语气来表述?

        5.请小导游出示图片和影音文件,请同学们感受这些特点。

        6.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7.指导说话:现在,谁愿意做个故事大王,来为我们有条有理地介绍一下这个情节。

        三、出示要求,丰富情节。

        1.师:课文有些情节比较简略,你能把它们说得具体点吗?

        2.出示句子1: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3.问:想一想,牛郎会把什么事情告诉老牛呢?

        (引导学生想象牛郎的心里话,从中体会牛郎和老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4.出示句子2:仙女们商量着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5.问:仙女们会怎样商量呢?(引导学生想象仙女们的话,从中感悟仙女们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6.在交流的基础上,把想象到的内容演一演。

        四、拓展练习,体会民间故事的创作方法。

        课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比如,老牛突然说话了,他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你在课外读到哪些民间故事也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情节,与同学交流。

        结合交流的内容,老师总结民间故事的特点(出示课件):

        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板书设计:        

        8.牛郎织女()

        老牛(善解人意)

        牛郎(心眼好、能吃苦)

        织女(心地善良、向往自由和美好)

         

        教学反思:   

        1.《牛郎织女》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由于这个故事孩子们大多已经从书报、电视上了解,再加上课文浅显易懂。课堂上,在轻声的朗读中,在和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中,我们轻松地结束了对整个故事的学习。孩子们通过课文,不但重新认识了善良、诚实、勤劳和敢于通过斗争来追求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夫妇,也知晓了古代劳动人民就是通过这么一个个浅显易见、便于流传的民间故事来表达当时他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男耕女织普通生活的追求这一最朴素的思想。

        2.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通过拓展练习,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10.*牛郎织女(二)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

        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结合《资料袋》,学习古诗词

        1.读课后《资料袋》。

        2.学习《乞巧》《秋夕》《鹊桥仙》

        四、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教学反思:

        1.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再深入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体会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2.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能抓住要点,进行简要概述。

        2、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讲故事讲具体,讲生动。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人物形象和情感,吸引他人。

        3、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色彩,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故事内容,能抓住要点,进行简要概述。

        2、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讲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突破方法:选用学生熟知的民间故事,通过小组讨论,提取故事关键词,根据词语对故事进行复述。

        难点: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人物形象和情感,吸引他人。

        突破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体验人物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如此类的民间故事影响着每一代人。这一单元,我们结识了舍己为人的猎人海力布,并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在你们的童年记忆里,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民间故事呢?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所想到的民间故事互相交流。

        接着提问:如何将这些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呢?如果你来讲,你会用什么方法去讲?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如何讲民间故事?

        二、进入情境,创意复述

        要想将故事讲得具体而生动,不仅要熟知故事的情节,还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本环节以《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练习,指导学生从理清故事脉络入手,进入故事情境。然后让学生进入角色,假设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牛郎,会如何向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学生在复述的时候,将文中的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后,以牛郎的口吻和情感将故事讲出来。

        步骤一:出示《牛郎织女》故事内容,让学生快速理清故事脉络,抓住要点,找出关键词,在小组内交流,推选最佳代表进行复述,同时将学生写的关键词进行一一展示。

        步骤二:小组代表复述故事之后,进行生生点评。引导学生从语句是否通顺、表情是否自然、是否抓住重点、是否需要补充、想象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步骤三:在学生复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关键词句。

        步骤四:全班从各小组中评选出最有表现力的代表,予以鼓励。

        步骤五:教师总结,当我们设身处地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经历、遭遇和情感体验后,对故事进行复述,才能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激发想象,丰富故事情节

         口语交际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民间故事中有许多情节留白。本环节可以针对一些留白情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让学生在自由的交际和想象中爱上讲故事。

        四、拓展延伸,传承经典

        本环节让学生从上课之初写下来的民间故事中挑选一个故事,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自由讲述,在口耳相传中再次将经典的魅力发挥出来。

        五、板书设计

        讲民间故事

        转变人称,创造性复述   抓重点  有感情  

        发挥想象,丰富故事内容   填补细节         

        六、推荐书目:

        《中国民间故事100篇》

         

        教学反思: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表达,并让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引导,注重积累,让学生有话可说

        2.内容有趣,激发欲望,让学生有话想说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有话敢说

        4.示范引导,榜样激励,让学生有话会说

        5.把握尺度,因材施教,让学生说得精彩

         

        快乐读书吧

        精彩的民间故事

        教学目标

        1、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读懂中国民间故事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及道理。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民间故事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通过阅读,感受中国民间故事永恒的艺术魅力。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

        教学重难点

        明白民间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教学准备:提前准备《从前有座山》的歌曲、阅读《田螺姑娘》》、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学生很快猜出歌名。

        师:对了,其实它也是一个民间故事,小时候爷爷奶奶就给我们讲过。今天让我们走进民间故事的世界,去读一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吧!

        二、明白定义,初谈感受

        1、什么是民间故事?我们试着给民间故事下一个定义。

        (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的赞颂。主要类别: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故事、公案故事。)

        2、你知道哪些中国民间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3、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民间故事的课文,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吗?

        (通俗易懂,有趣、好看、很感人)

        4、小结:民间故事写的都是人民群众中间流行的一些故事。好多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寄托了人民群众的一些美好愿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民间故事》,走进那奇幻的世界。

        三、品读《田螺姑娘》

        1、出示感人的片断。

        2、自由读。

        3、赏析。

        1)生齐读,读完后,你的心情怎样?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个美丽的故事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而那优美的文笔更是令人难忘。再读读,把文章里最吸引你的那些情节(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找出来,用横线标出,认真读一读,细细品味,并在旁边写写感受。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小结:读书时,我们不仅要知道写了一个怎样故事,还要在文章里最吸引你的那些情节(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找出来,用横线标出,认真读一读,细细品味。并在旁边写写感受。读完以后,还要想想故事中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有谁?他(她)又怎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划出相关句子和圈出相关词语。这是我们读书以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故事读懂、读深、读透。

        四、布置作业

        1.读《梁祝十八相送》和《八仙过海》。

        2.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让我们找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精彩的民间故事

        《田螺姑娘》

        人物关系  情节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有两点:

        1.学生课前读《田螺姑娘》充分,因此课堂上学生交流起来很有话说。

        2.通过分析《田螺姑娘》,学生懂得了如何去读好民间故事,也就是理清人物关系,抓情节。

        不足之处:如何抓住重点语句谈感受,一些学生还做得不够好,有待进一步训练。

        习作三缩写故事

        教学目标

        1. 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2. 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3.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难点: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故事《草船借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故事《草船借箭》)同学们,谁能给我们概括一下,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呢?(学生看故事,自由发言)对比一下原来的故事内容和你们讲的,有什么不同?(学生自己讲的比原来的内容短)那么故事的情节完整吗?(完整)你们能听清楚来龙去脉吗?(能)像刚刚同学们这种用概括的语言来讲故事的方式,我们就称为缩写。(板书:缩写)但是,口头表述的和我们书面表达的,还是有区别的。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缩写故事。(板书:缩写故事)

        二、启发思路

        1. 理解什么是摘录和删减(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

        2. 理解什么是改写和概括(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

        3. 结合实例,理解概念

        齐读《猎人海力布》1-4自然段缩写,对照原文,看看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改写,哪些句子是概括。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删减: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改写)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要送给海力布许多珍宝。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概括)

        4.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什么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故事的引入部分一般可以删去,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必须保留)

        三、习作指导

        以《猎人海力布》5-6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

        来到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救了小白蛇,要重重地酬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1. 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可以删减?(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2. 哪些地方需要改写?(海力布什么珍宝也没拿,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要怎么改?(海力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

        3. 剩下的内容要用什么方式缩写?(概括)

        4. 结合上面删减和改写的内容,概括这两个自然段。

        (海力布来到龙宫,龙王想送他珍宝表示感谢,海力布什么也没拿,只是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龙王稍加思索后就给他了。临走时,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不要忘记刚才它说过的话,海力布谢过小白蛇便回家了。)

        5. 除了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之外,还要注意两点:1.不能改变故事的原意;2.改写之后的语言必须通顺。

        6. 学生交流并练习概括其他自然段,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择其中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最好有优秀作品和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学生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小结

        总而言之,缩写故事就是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也就是说,缩写不允许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

        第二,要按缩写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

        第三,要衔接自然,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教学反思

        1.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学会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

        2.在懂得判断的基础上,学会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情况下概括文章内容,必须注意的是,改写完的文章应做到衔接自然、语言通顺。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难点:

        1.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

        2、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生答:《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

        2、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三。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交流平台

         1、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同学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请大家齐读p45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再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通过交流,学生明白有三种方法:

        1)可用第一人称来讲; pXeAgcom』

        2)可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

        3)也可进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3、分小组讨论,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在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意见,教师巡视。

        4、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复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议。

        三、词句段运用

        1、先出示课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左右两边的两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2、思考: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学生交流。(左边的是六字或七字成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右边的是四字成语,意思简练。)

        3、教师出示七字成语,让学生猜四字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  此地无银三百两 (欲盖弥彰)

        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  知人知面不知心 (口是心非)

        四、小结

         同学们要想创造性讲好民间故事,就要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本节课学习的成语,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请大家课后多多积累这样的成语吧!它会让你的表达更精彩、生动哦!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创造性讲述民间故事的几种方法,也了解了意思相同的几组成语,体会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如何把一个情节说得更具体。(板书:把情节说具体)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先出示P46的第一个片段,学生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再出示课本中的第二个片段,全班齐读后思考: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对比这两个片段,你有什么发现?生举手交流回答。

        (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羊吃了。第二个片段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3、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具体,就要充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4、练习:把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互相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派代表讲述,评出优胜者。教师及时表扬、小结。

        三、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乞巧》(板书:乞巧),师正音,指导朗读(注意读音:乞、霄、尽;区分

        2、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福建人,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六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板书作者)

        3、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吗?(七夕)

        4、师: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

        5、大家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

        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6、请同学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意思理解对即可。

        7、齐读全诗,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想想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情感?

        8、师小结:《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9、再次齐读并练习背诵。

        四、小结

        民间故事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大多都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学们课后可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并且把故事和家人、朋友分享,尽量讲得生动、具体、传神。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如何把情节说得更具体;

        2.朗读并背诵《乞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一人称  添油加醋  续编故事        

        乞巧

        看碧霄    渡河桥   追求幸福

        穿红丝    乞巧    学习巧手

         

        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创造性复述故事、将情节说得更具体的练习,初步掌握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来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积累了民间故事和写节日的古诗,明白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喑、擞6个生字,会写祭、乃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喑、擞6个生字,会写祭、乃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着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着名的一篇。

        板书:陆游   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出示课件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出示课件3)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出示课件4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出示课件5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出示课件7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理解古诗的内容。

        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师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板书: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四、把握重点

        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

        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

        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认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的意境,并试着想象,诗人在病榻上会想些什么?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是怎样回答的?然后说一说。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下读这几首诗,感悟诗中的爱国情感。

        1.(出示课件1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出示课件13)《病起抒怀》《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熏、杭”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讽刺,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二、课前预习布置(出示课件17

        1.自学生字;

        2.熟读这首诗,并读出感情。

         

        三、解诗题(出示课件18

        1.出示诗题,明确题、邸的意思。

        题:题写,把诗句写上。

        邸:官员居住的地方。

        题目的意思:写在官员府邸上的诗句。

        板书:题临安邸

        2.介绍诗人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

         

        四、读诗句(出示课件20

        1.大声朗读诗句。

        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汴州。

        3.在读的过程中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五、释诗意

        轻声读诗句,用下面几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将诗句译通译顺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六、入诗境(出示课件22

        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写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哪个字词句让你感到了美?

         

        七、悟诗情(出示课件23

        1.引出诗歌主题:爱国

        师: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写作背景)

        2.抓住含义深刻的诗句(出示课件24

        品味:西湖歌舞几时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作者的无奈)

        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温暖的风;上层社会的糜烂奢华之风。的解析)

        直把杭州作汴州(直:简直。作:当作。这些人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自己的都城汴州。作者直斥统治者忘记国耻家丑的丑态,蕴含讽刺、愤怒及无穷的隐忧。)

        3.填空(出示课件26

        《题临安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   ),对统治者(      )。

        板书:忧国忧民  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4.有感情地读诗(出示课件27

        师:(放音乐)请大家跟着音乐练习读诗,读出诗句的含义,读出作者的感情。

         

        八、作业设计:

        1.背诵这首诗。

        2.在网上找表达爱国情感的诗歌,并背诵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亥、恃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的。

        板书:己亥杂诗

        2.题解:(出示课件18

        己亥本诗所指的己亥年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9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幻,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出示课件20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21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后,大家共同研究。

        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汇报交流。

        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出示课件22

        指导诵读。

        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写出了都是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示课件23

        ⑴“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着什么呢?(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着未来。(出示课件24

        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出示课件25

        感悟写作方法: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板书: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6

        拓展:读背《己亥杂诗》第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业:诵读默写。

         

         

        教学反思:

         1.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在这三首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我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划分诗歌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诗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己亥解释得有点笼统,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抓住细节,不能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学。

         

        教学目标

        1.认识鳞、惶6个生字,会写泻、潜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鳞、惶6个生字,会写泻、潜7个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

         

        二、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

        梁启超(1873223—19291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三、读文识字。(出示课件4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1.大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决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3.小组成员先自读课文,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探讨。

         

        四、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发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6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韵律美,让人感受中国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板书:磅礴的气势   蓬勃的生命力    赞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少年对国家的影响?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7

        层层深入: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4.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生总结、汇报,师引导(出示课件8

        红日  (黄)河   潜龙   乳虎   鹰隼  奇花   干将

        5.小组活动

        重点阅读第二自然段,根据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总结并汇报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课的结构。

        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列生字。(出示课件12

        板书:泻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的方法介绍了少年与中国的关系。

        板书:层层深入

         

        二、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师引导,生总结。(出示课件13

        这个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为总起句,起引领全段的作用,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进行阐述。

        板书:总分   总领全段

        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师引导,生总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完成下列表格。(出示课件14

        少年  

        中国

         

         

         

         

         

         

         

         

         

         

         

         

         

         

         

         


        师总结: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

          2.朗读、感受第二自然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出示课件15 

        ①“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如干将的锐利锋芒;(出示课件16

        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7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8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三、小结

        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对干将发硎”“奇花初胎等一带而过,很多同学对这些内容死记硬背,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我一定会用多种方法解决,不能留给学生一点儿疑问。

         

        13.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8个生字,会写毁、拱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会认珑、剔8个生字,会写毁、郊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8个生字,会写毁、拱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雨果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苦难。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2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板书:举世闻名

        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里是,哪里是

        2)针对第3自然段。

        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板书:建筑风格

        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4

        A总写:

        板书:…………也有…………也有……

        B举例

        板书: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

        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出示课件6

        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

        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师总结: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山乡村野。

        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板书:美----赞叹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在网上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历史。

        2.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

        ________的圆明园

        (出示课件11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建筑雄伟   万园之园……

         

        二、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这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板书:历史文化---珍贵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

        4.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看一下资料:(出示课件13

        其价值难以估量。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

        5.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的圆明园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研读毁灭 (出示课件14

        1.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自然段。

        2.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0106日和1018日、19日。10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18日、19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

        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点感悟:(出示课件15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板书: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出示课件16

        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  文化艺术的瑰宝  中华民族的尊严)

        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损失吗?

         

        四、品读体味(出示课件17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估量

        2)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写法(出示课件18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六、小结。

        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木笛》这一课。

         

         

        教学反思: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学来解决生字词、来把握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了整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课堂展示收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我的引导有不到位的地方,对部分应该深化的内容,没有深化到位。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写作。

        2.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3.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4.学习编写习作提纲,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

        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编写习作提纲,在叙述中做到详略得当。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1)出示二十年前民居、交通、景色等和二十年后的对比。

        看了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交流感受。

        师:我们发现,二十年的时光,景在变,人在变。瞧,我们身边的楼房越来越高,人们身上的衣服越来越漂亮。二十年前手机、电脑还很少,可是现在基本都普及了。二十年的变化真大呀!那么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板书:二十年后的家乡

         

        二、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课件出示3

        1.指导审题

        1)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什么性质的习作?

        板书:想象习作

        2)关于想象习作,你觉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交流、总结(课件出示4

        A首先在现实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

        B要融入感情,合理想象。无论什么样的文章,离开了感情,就会缺乏生气和真实感。

        3)明确写作要求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二十年后的家乡》应该写些什么呢?

        板书:写什么

        生交流、总结(课件出示5

        师:是呀,我们可以从景物、建筑、人、交通等方面写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三、指导想象,书写变化。

        1.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有哪些?对这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情?课件出示6

        板书:写变化, 融入感情

        师提示:

          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人。

          二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二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生组织材料,并汇报。

        2.汇报自己的材料。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2)再请中等的同学汇报,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3)请习作稍差的同学做汇报,教师和同学们共同指导。

         

        四、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课件出示8

        板书:怎样写

        1.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

        (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4.叙述过程中要详略得当。

        为了读出重点,我们要把材料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次要材料略写,也就是要做到详略得当。同学们思考自己收集的材料,看看哪些材料要详写,哪些材料要略写。

        板书: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五、试写初稿,自行修改(课件出示9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提示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板书:要修改

         

        六、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课件出示10

        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七、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对比,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主题,我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然后通过明确主题,讨论写法等步骤,引导学生抓住习作重点进行写作,效果较好。

        2.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习作方面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指导。我通过让不同写作程度的同学汇报的方式,发现他们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教学效果较好。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前面的环节用时太多,致使佳作赏评这个环节用时较少,只评价了个别同学的习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统筹安排,不能顾此失彼。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4.学会把字写得工整、漂亮,积累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四给我们带来了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板书:语文园地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

        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感。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

        生总结、汇报师总结:(出示课件3

        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如,《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是________之情;《少年中国说》表达的是___________感情。

        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等来体现课文的感情。如,《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一自然段,可以读得________一些;《少年中国说》的第三自然段应该读得________________一些。

        板书:痛惜   豪情壮志    缓慢、沉痛   高昂

        2.词句段运用

        1)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出示课件4

        小组活动:

        A.朗读这些成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B.这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异同。

        C.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生查字典,并说明两组词语的异同。

        生汇报:(出示课件5

        每组上下两个成语的意思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它们的感情色彩。上面的成语是褒义词,用作褒扬、赞美;下面的成语是贬义词,用作贬斥、斥责。

        生展示自己写的话。

        板书:褒义词、贬义词

        2)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再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出示课件6

        A.读这两个句子,找出句子中的顿号和逗号,看看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B.体会它们的不同。

        C.给最后一个句子加上标点。

        生总结,汇报

        板书:顿号、逗号的异同(出示课件7

        师:逗号、顿号均表示句内停顿,但停顿性质不同。

        逗号属句内一般性停顿,而顿号有专门的用途。

        逗号所表示的停顿不外乎三类:一是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二是表示句中成分之间的停顿,三是表示句子成分内部的停顿。

        而顿号呢,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有时也用来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如一、二、三等

        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生给最后一个句子加标点:(出示课件8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3.书写提示(出示课件9

        我们在书写一首诗的时候发现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横写的时候,我们要从左到右写,竖写的时候,要从右到左。要注意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的文字要对称,使篇章看起来美观。

        每个字要做到笔顺正确,结构合理,使每个字看起来很美观。

        展示相关书法作品。

        学生临写

        点评学生作品。

        4.日积月累(出示课件11

        1)朗读这些成语。

        2)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3)感悟两组成语所描绘的不同生活状态,珍惜美好生活。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2

        师总结:这两组成语分别描绘了不同的生活状态。第一组成语描绘的是太平盛世下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场景;第二组词语描绘的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人们悲惨的生活。我们现在就处在太平盛世,我们生活幸福,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板书:幸福生活---悲惨生活----珍惜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以及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还明白了顿号和逗号的区别,积累了许多成语,收获不小。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园地的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住词语、句子的意思,并根据要求完成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效果较好。

        2.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一些成语的意思,我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来理解其意思,让学生对成语有个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样训练,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3.美中不足的是对个别知识点讲解不到位,致使一些基础不牢固的同学理解不透彻。

         

        宜城教育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网www.bjtlcd.com
        部编版五上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四单元教学计划反思
        宜城教育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网免费提供课件、试题、教案、学案、教学反思设计等备课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数百万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劝学古诗带拼音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概括启示-呼兰河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心得体会-安徒生童话有哪些-安徒生童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我的朋友作文开头优美-我的朋友普通话说话稿-写友谊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哪里-题破山寺后禅院拼音版翻译赏析 
        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昆虫记读后感-昆虫记被誉为什么
        2014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下载|新课标人教版
        2014年春季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下载|苏教版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计划及进度表下载|西师大版 
        宜城教育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网
        免责声明 :本站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版权归原着作人所有,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宜城教育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网主办 站长:此地宜城 邮箱:yrqsxp@163.com  QQ:290085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