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教育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网www.bjtlcd.com人教版历史选修3单元质量检测含试卷分析答题技巧(6套)单元质量检测(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合的是()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同意苏联提出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解析:选D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是保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这牺牲了中国的利益,故选D项。A项在九一八事变后做出的;B项只是说了慕尼黑阴谋的内容;C项材料并未涉及。2.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新敌人"指的是()A.美国B.德国C.苏联D.日本解析:选C根据"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排除B、D两项;二战结束前后,英国与美国始终是盟国,排除A项;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此后开始了"冷战",故"新敌人"指的是苏联,选C项。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应属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A、B两项;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发起的,故排除C项。北约是美国发起并组织的,故选D项。4.下表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国家年份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1948年 68% 66% 29% 33%1952年 29% 29% 15% 11%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经互会的成立D.柏林危机的爆发解析:选C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是两极格局,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反击"马歇尔计划"及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经互会。因此出现了题中表格现象。5.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C.两德为美苏争霸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苏联针对美、英等国的分裂措施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排除B项;C项不是冷战的基本特征,排除。1948年美苏已经展开对抗,但又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这是冷战的基本特征,故选D项。6.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意识形态的不同B.经济水平的差距C.军事力量的失衡D.国家利益的冲突解析:选B美国是二战后经济、军事上的超级大国,而苏联能与美国相抗衡,主要是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经济上与美国差距甚远,B项符合题意。7.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战略意图作出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的前提是()A.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B.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提高C.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衰退D.美国军事实力的相对削弱解析:选B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把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上,20世纪70年代,苏联军事实力赶上美国,勃列日涅夫开始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8.如图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在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解析:选B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意在考查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美苏关系的缓和,B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当时是赫鲁晓夫当政,A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终结,C项错误;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9.20世纪80年代,里根担任美国总统,美苏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里根政府的政策不包括()A.重振国威,以实力求和平B.以经济和科技竞赛拖垮苏联C.发动宣传攻势在思想意识领域打击苏联D.缓和与苏联的关系,与其合作解析:选DA、B、C三项均为里根政府采取的政策,但是里根实施"缓和"政策,目的并非与苏联合作,而是为了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10.美国一位总统曾发表电视讲话说:"40年来,美国领导西方同共产主义及其对我们最珍视的价值观的威胁进行了斗争。这种对抗现在已经结束。"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对抗"主要根源于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B."对抗"结束的主要背景是苏联的解体C."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军事威胁与冲突D."对抗"的结束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解析:选B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美国领导西方同共产主义……进行了斗争""这种对抗现在已经结束"和所学史实可以判断,这种对抗是指冷战,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也随之结束,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史实不符。二、非选择题(第11题18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6分,共5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杜鲁门总统致国会的咨文(1945年)材料二尼克松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制定了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被称为尼克松主义。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材料三希拉里·克林顿在接受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对她的国务卿提名进行的审查时说:"单靠美国无法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而没有美国世界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美国想成为世界的领导,世界也想让美国领导。"(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美国为"领导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对当时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材料二中尼克松主义在外交上的具体表现有哪些?(6分)(3)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相比,体现出美国外交政策的显着不同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美国对外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结合时间信息"1945年"和所学知识,简单概括美国为此采取的措施;第二小问要从整体上把握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第(2)问,要从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军事和对外关系调整等方面加以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要认真对比三段材料,结合背景知识概括作答;第二小问要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和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归纳。答案:(1)措施:实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影响:世界长期处于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状态。(2)从越南撤兵;承认与欧洲的伙伴关系;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3)不同:前者着力于与苏联的对抗;后两者着力于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特点:始终以称霸世界为战略目标;称霸策略随实力和形势的变化而调整。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宣布实行"封锁"禁止舰船将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并要求苏联撤走战略性导弹。但是,他没有要求取消卡斯特罗政权,也没有要求拆除古巴的防预性导弹。当开往古巴的苏联船只改变航线时,当美国确信苏联油船未带进攻性武器而允许它继续前进时,很明显,这两个国家都不想打仗。最后,10月28日,赫鲁晓夫宣布,他已下令将苏联导弹撤出古巴。材料二1963年8月5日,美国、英国和苏联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这一条约得到了多数国家的欢迎,它们也都签署了这一条约。1968年初,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签署了防止核扩散条约。该条约规定,签约的核国家不得向非核国家提供核武器,禁止签约的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这一条约于1970年3月5日开始生效,到这时已有47个国家签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国际背景,概括美苏两国应对该危机的共同之处。(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应对危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时间"1962年"及材料信息可知,美苏争霸是当时最主要的国际形势和战后国际政治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根据材料一"卡斯特罗政权"可知,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也是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重要特点。第二小问,"这两个国家都不想打仗"可知,美苏双方均不以战争作为推进国策的工具并且双方均积极借助妥协的方式解决危机。第(2)问,根据材料"这两个国家都不想打仗""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签署了防止核扩散条约。该条约规定,签约的核国家不得向非核国家提供核武器,禁止签约的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可知,美苏双方为缓和世界紧张局势而不断做出新的努力,并促使两国重视避免核危机的解决机制。答案:(1)背景:美苏争霸;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国际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共同:双方均不以战争作为推进国策的工具;双方均积极借助妥协的方式解决危机。(2)影响:促使美苏双方为缓和世界紧张局势而重新作出努力;促使两国重视避免核危机的解决机制。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当时,苏联所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他认为,由于科技革命和全球问题激化,人类已经进入了不同以往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核威胁在增加,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国际化在加强,全球性问题在激化,世界在向一个整体发展。在全球性的核冲突中,"不会有胜者"。他主张"和平共处在今后,特别是在核时代,已经成为全人类生存的条件""不把任何一个国家当作敌人来对待",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退居次要地位等等。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从1988年开始,苏联开始单方面终止军备竞赛。1990年,苏联与西方签署了欧洲常规裁军条约和新的欧洲宪章。同时这一思想也导致苏联在国际上放弃了应该有的斗争,向西方社会全面无原则的认同。--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戈尔巴乔夫上台时的国内外形势。(10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戈尔巴乔夫提出"全球缓和战略"的目的,并分析这一思想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苏联国内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及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经济发展陷于停滞;国际上,多极化趋势出现,日本、联邦德国、第三世界兴起;苏联深受阿富汗战争的困扰;与美国的竞争中日益处于不利地位。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戈尔巴乔夫意在改善异常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提高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不把任何一个国家当作敌人来对待""1988年开始,苏联开始单方面终止军备竞赛。1990年,苏联与西方签署了欧洲常规裁军条约和新的欧洲宪章"得出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世界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根据材料"苏联在国际上放弃了应该有的斗争,向西方社会全面无原则的认同"得出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巨大的冲击。答案:(1)形势:国内经济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地位受到日本和联邦德国的挑战;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增大,使其政治影响力下降;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国际处境十分孤立。(2)目的:提高苏联的政治经济地位。影响:有利于推进国际安全合作和防止战争的发生;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宜城教育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网www.bjtlcd.com |
人教版历史选修3单元质量检测含试卷分析答题技巧(6套) |
宜城教育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网免费提供课件、试题、教案、学案、教学反思设计等备课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数百万365速发国际靠谱么_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预付365商城下载,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
|
|
|